通過對時代楷模主題的凝練,展示尕布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純潔的白色和共產黨人的本色奠定了序廳的基調。尕布龍同志的雕像靜靜地佇立在黨旗前凝望著草原。極致的空間設計,詮釋出他崇高理想信念,一生求索,為人民服務!
過廳
內容以時間為脈絡展示尕布龍同志的生平。在展覽之前,讓觀眾了解尕布龍同志的一生,為展覽做好鋪墊。
第一展廳 追夢赤子心
展現尕布龍同志入黨、經歷考驗等典型事件,生動還原風雪救災的感人場景,生動展現尕布龍同志忠誠為黨、不忘初心的奉獻精神。
第二展廳 拳拳公仆情
尕布龍同志時刻關心百姓的生活,一個個故事展現他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對百姓生活的高度關注。重點還原尕布龍“牧民店”及“牧民店”內發生的點滴小事。展現他心系群眾、一心為公的公仆精神。
第三展廳 余生化青山
場景化還原尕布龍同志退休后綠化兩山的典型事件。深入挖掘綠化兩山中發生的點滴故事,多種展示形式結合,展現其生命不止、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
第四展廳 正氣參天地
尕布龍同志下鄉調研嚴格自律、對身邊的人嚴格要求、對家人的苛刻等典型事例,展現他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自律精神。通過對工作中和家庭中兩個不同身份的解讀,既展現尕布龍嚴格的自律,又還原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尾廳
尕布龍同志用他的一生書寫了共產黨人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展廳展現了他身后,黨和人民對他的褒獎和追憶,對他的精神的頌揚和傳承。
在尕布龍的帶動下,新時期年輕的黨員干部將繼承并發揚尕布龍精神,一批批年輕的“尕布龍”正在成長,在這個偉大的時代開拓更美好的未來。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一個先進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把標尺,精神的光芒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為耀眼。
時代楷模尕布龍紀念館展陳設計的初衷是希望展廳通過多方位、多角度、多細節的展現,使觀眾與人物構建時間與空間架構,進行超時空對話,體味人物內心所想所感。
在參觀中聆聽一位黨員的故事,感悟生命的價值,從中獲得追求和堅持崇高理想與信念的精神力量。
在中國福州馬尾,一座承載著近代中國自強之夢與海洋情懷的宏偉建筑靜靜佇立,這便是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船政文化的傳承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展覽形式,吸引著無數游客與學者前來探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籌建于1997年,初名中國近代海軍博物館,2004年全面改版并更名為現名。它不僅是一座專題博物館,更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多個國家級榮譽的獲得者。2024年8月,它更是榮膺國家二級博物館的殊榮,這標志著其在船政文化傳承與弘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坐落于錢塘江大橋東南側,北鄰聞濤路,有較好的望江及觀橋視角。它是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承擔的杭州市濱江區12公里濱水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中的一部分。錢塘江大橋,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車,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跨錢塘江雙層桁架梁橋,由中國橋梁專家、現代橋梁事業的奠基人茅以升先生主持全部結構設計,作為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是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基。黨的”十八大”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保障。
整體展廳通過空間氛圍營造,以場景復原接景畫的形式,配合動態影像,全景生動流域美麗的自然風光,物產資源。
遂昌博物館坐落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三億畬族鄉高碧街村石板橋自然村,南側為三際線公路,西側為環城北路,北側和東側為山體。該項目用地面積16943.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730.57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4724平方米。其中陳列開放區面積3280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臨時陳列、拓展性科教空間等。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璀璨文明的專題遺址博物館,靜靜地坐落于鄭州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它不僅是一座博物館,更是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引領著我們穿越時空,探尋早商文化的奧秘。博物院的整體建筑充滿了創意與深意。建筑外觀以抽象的幾何造型呈現,仿佛是古文明的天然屬性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那斜面、斜線元素的運用,如同破土而出的文物,散發著磅礴的氣勢,讓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商代文明的深厚底蘊。而整體建筑與城垣的緊密結合,更是將博物院巧妙地融入了商城遺址公園之中,使得歷史與自然、人文與景觀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在南充博物館的“歲時淳風”民俗文化專題展覽中,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嘉陵江世界。漫步在這如畫的場景間,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川北特色民風民俗的厚重底色,還能領略到這片土地上悠長風韻的獨特魅力。從江畔的船歌到市井的百味,從盛世的慶典到金花的異彩,嘉陵江畔的民俗文化猶如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徐徐展開在我們面前。
在宜賓市博物院的宏偉殿堂中,一場穿越時空的歷史盛宴正緩緩拉開序幕。這里,是《我住長江頭——宜賓歷史文化陳列》的所在地,一個以“江”為媒,串聯起宜賓從古至今輝煌篇章的展覽空間。展覽總面積約1950平方米,精心挑選并展出了600余件(套)珍貴文物,它們如同歷史的見證者,靜靜地訴說著宜賓的過往與輝煌。
工業旅游的興起,正是這一轉型趨勢的生動體現。它不僅代表著旅游業態的創新,更體現了傳統企業在現代產業體系中對自身價值的重新發現與塑造。“工業+旅游”的模式,已然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工業與文化、生產與消費的重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