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廳形象廳引用學校辦學理念的文字進行藝術化演繹處理,將中國漢字拆開做背景裝飾,空間引用山水為裝飾元素,呈現一種文化氣息濃厚的氛圍。
序章廳
校園概況以學校大門作為設計靈感,墻面以層層疊疊的書脊為裝飾元素,將學院的辦學理念展現在形象墻上,色彩以沉穩大氣的灰色為主色調,與歷史廳風格相呼應。
歷史廳此為歷史廳的亮點設計,整個空間以圓形設計展開,中間以抽象的樹做裝裝飾,掛上晶瑩剔透的老師格言,寓意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初衷。
以時間為軸線,展示學校的創辦歷史,結合展臺實物展示,給觀者更加豐富的參觀體驗,設計充分利用高層高的優勢,設計出眼前一亮的歷史廳。
時代廳
緊扣時代主題,以中國紅為主色調,采用中國元素為背景,空間識別度高,內容展示全面。
未來廳
在展廳結束的設計,墻面以船帆為設計元素,寓意揚帆起航,結合壁掛模型展示校園的未來藍圖。
5月中旬,深圳自然博物館展陳工程項目完成招標定標工作,四個標段分別由中建八局二公司、金大陸展覽、復旦上科多媒體、絲路中標,項目正式進入展陳施工實施階段。
拉普電纜(Lapp Kabel)作為電纜和連接技術領域的創新領導者,在其歐洲總部打造了一座融合企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全新展覽空間。
重慶寸灘國際新城展示中心,它不僅僅代表著寸灘最新規劃的展示窗口,而是凝聚兩江新區寸灘精神、代表重慶在新一輪發展中城市態度的前瞻性地標。
歷史的長河在山西博物院緩緩流淌,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變局——春秋時期的晉與秦”展覽盛大啟幕。此次展覽匯聚了山西博物院攜手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16家頂級文博單位的智慧與力量,共同呈現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206組珍貴文物,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那個時代精神的傳承者,它們靜靜地訴說著東周時期,尤其是春秋時期晉國與秦國之間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廣安市博物館新館于2023年底榮耀落成,這座集文化、藝術與科技于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以其宏大的規模和豐富的內涵,迅速成為廣安市的文化新地標。新館建筑面積達117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占據了4000平方米,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博物館對于展覽空間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其對于文化傳承與展示的深思熟慮和合理規劃。
儒學,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在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經后世的尊崇、傳承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我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曼胡默爾(mann+hummel)作為一家過濾設備的開發和生產商,擁有超過75年的歷史。他們在總部大樓內建立了一座博物館,通過各種主題展示公司的歷史、過濾技術和當前業務,以吸引參觀者并提供互動體驗。
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湖北省潛江市西南約31公里的廣袤大地上。這里,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還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考古成果,吸引著無數游客與學者前來探尋。公園以展示“天下第一臺”——章華臺為主體的龍灣遺址考古成果及其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環境為核心,同時集考古科研、展示展覽、休閑游憩、研學拓展、文化創意等功能于一體,為世人呈現了一幅楚文化及荊楚歷史風貌的壯麗畫卷。龍灣遺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時代上限可追溯至距今五千余年的新石器時代。核心區域則是盛楚文化的代表——楚王離宮建筑群(章華臺),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王家園囿宮殿遺址,總占地面積達100.9平方公里。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放鷹臺遺址群,西部為黃羅崗遺址,共同構成了龍灣遺址的宏偉格局。
延安博物館坐落于延安新區中軸線上,南臨大劇院,北望人民公園和行政中心,總建筑面積63358平方米,展覽面積14546平方米,是一座集陳列展覽、文物收藏文物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為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